克里斯蒂安·霍纳的突然被解雇震惊了整个赛车界,这个消息的冲击性并不在于其行为本身,而在于这次行动的时机。红牛与霍纳两方都未明确给出解雇的原因,其中一个潜在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维斯塔潘的满意度,尤其是避免触发他的合同条款,导致他提前离开。霍纳能否继续领导红牛车队,是否还符合维斯塔潘和他团队的意愿,这个问题目前仍悬而未决。与此同时,拉塞尔在奥地利大奖赛前对维斯塔潘与梅赛德斯讨论的评论,无疑加剧了外界关于维斯塔潘可能不满的传言。
若红牛的决策未能奏效,且维斯塔潘不仅触发了他的合同条款,还成功激活了退出条款,准备在2026年加盟梅赛德斯,历史上曾有过类似情境的车手表现如何呢?回顾自2000年以来那些曾赢得世界冠军并转投新车队的车手,只有汉密尔顿和舒马赫两位巨星能够在转队后再次夺冠。
展开剩余79%首先,我们来看刘易斯·汉密尔顿。2008年,他在迈凯伦首次夺冠后,于2013年加盟梅赛德斯并成功迎来辉煌的六次世界冠军。在2015年,汉密尔顿选择加入梅赛德斯后,虽然初期并未表现得异常抢眼,仅获得一次胜利和五次领奖台,但随后他迎来了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七年,期间赢得六次冠军,仅在2016年败给罗斯伯格。然而,2025年,汉密尔顿转投法拉利,似乎这一决定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——尽管法拉利在过去几年成绩有所提升(2021年第三,2022年第二,2023年再次第三,2024年保持第二),但他至今未能在新车队获得一场胜利。法拉利的整体表现虽有提升,但与迈凯伦车队的主导地位差距明显,因此汉密尔顿的第八个世界冠军显得愈发渺茫。
接下来是塞巴斯蒂安·维特尔的故事。从2010年到2013年,维特尔在红牛车队四连冠,期间创下了九连胜的辉煌纪录,堪称车坛传奇。然而,2015年他转投法拉利,在这支车队度过的六年里,尽管他多次接近冠军,但最终未能如愿,最高成绩仅为两次亚军。最终,维特尔在阿斯顿·马丁车队结束了自己的F1生涯,而他的最后一场胜利,已经是在2019年的新加坡大奖赛。
简森·巴顿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例子。2009年,巴顿凭借布朗车队的双层扩散器横扫赛季,最终夺得了世界冠军。2010年,他选择转会迈凯伦,但未能再夺得冠军,尽管他在2010至2012年间拿下了8个胜利,25次登上领奖台。然而,从2013年到2016年,他的表现显著下滑,甚至在没有胜利的情况下结束了这一时期,并最终宣布退役,结束了在迈凯伦的日子,转向其他赛车事业。
基米·莱科宁的经历则有所不同,法拉利在2007年带给了他一座冠军奖杯,但在2009年决定放弃他,给阿隆索提供了加盟的机会。莱科宁虽在2012年重新回归F1,并加盟莲花车队,之后又于2014年回到法拉利,但他再也未能重新捧起过世界冠军奖杯,最终在2021年转投阿尔法·罗密欧,同样未能夺冠。
费尔南多·阿隆索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波折。2005年和2006年,他在雷诺车队连夺两届世界冠军,并成功结束了舒马赫的统治。之后,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次变动:2007年转投迈凯伦,与汉密尔顿关系紧张;2008至2009年再次加盟雷诺;2010年起加盟法拉利,并且在法拉利三次获得亚军,但始终未能突破。之后,他经历了与迈凯伦的第二次合作,转战Alpine,最终于2023年加盟阿斯顿·马丁,但他依然未能再度登顶。
迈克尔·舒马赫的传奇成就几乎无法超越。他在法拉利的五连冠霸业无人能及,直到2006年退役。2010年,他重返赛场加盟梅赛德斯,但尽管他在梅赛德斯的表现不俗,却仅收获了一个领奖台,再也未能夺冠。舒马赫的复出虽然未能带来更多冠军,却依旧是F1历史中的一段辉煌篇章。
最后,尼科·罗斯伯格的故事则是一场完美的谢幕。2016年,他在梅赛德斯车队赢得世界冠军后,选择提前退役,结束了自己的F1生涯,留下一段无悔的冠军传奇。
这些车手的转队经历无一不印证了一个事实:即使曾经是车坛的王者,转队后的成功并非必然,许多人在新车队未能重复辉煌,甚至早早退役。维斯塔潘是否能够打破这一规律,还需时间来证明。
发布于:福建省天创优配-手机炒股好用的选哪款-实盘配资排行榜-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